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许多网游无须实名仍可随意充值 新规成了一纸空文?

2017-05-11 16:02 来源:浔阳晚报

  游戏观察5月11日消息,《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于5月1日正式实施,网游单位需要进行实名制注册并禁止游客模式内的充值消费。但是许多网游并没有落实新规,让家长空欢喜了一场。

  “本以为网游新规能限制孩子玩网络游戏,可是许多游戏依旧没有限制,我家孩子还是一天到晚要玩手游,甚至找我要钱充值。”昨日,市民吴女士向记者抱怨,5月2日,网游新规正式实施,《通知》中除了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虚拟道具不能兑换法定货币外,更明确表示,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原本以为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是没想到许多网游对新规“不理不睬”。

  网游用户低龄化问题严重

  网游用户低龄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但随着移动端手游的发展,网游用户的低龄趋势越加明显。市民吴女士向记者称,她的女儿欣欣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平时欣欣想要玩手机,吴女士都没有拒绝,但每次只允许玩一会儿。去年吴女士买了新手机,闲置的旧手机便成了女儿的游戏机。每天放学后,欣欣一进家门就先找手机、找平板电脑,喊吃饭也不搭理,做作业也不用心,只要一有空,就拿起手机玩游戏。“有一次欣欣还来问我,能不能给她充五块钱,她要购买一个游戏道具。我非常担心,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学习,平时沉迷在游戏里,对身心健康也不利。”

  与吴女士有同样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受访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一进家门就找手机,睡觉前才肯放下”“偷偷在游戏里充钱,太难管了”“一些游戏画面血腥暴力,担心会有负面影响”……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游戏用户低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小学生群体已成为游戏行业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大军。

许多网游无须实名仍可随意充值 新规成了一纸空文

  新规不能成为一纸空文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诱因是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功能,需要获得上述奖励,主要靠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因而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今年5月1日,《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正式实施。为促进网络游戏公开、透明、理性消费,保障用户特别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该《通知》明确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还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严格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有关规定。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5月3日,记者下载了几款手游并登录,部分手游除了仍可使用游客身份登录外,还能以游客身份进行充值。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目前仍有60%以上的手游存在这种问题。许多家长在对新规拍手叫好的同时,也希望新规别成为一纸白文。

  合理游戏家长引导很重要

  网络游戏是缓解压力、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但如果深陷其中,会产生娱乐之外的负面效果。青少年在游戏的留存、活跃、付费上都有极大潜力,但游戏的刺激性和暴力性等与青少年自制力、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会选择用一些防沉迷软件、成长守护平台来限制学生玩游戏的时间,但这类软件的管控还是有限,孩子们仍旧可以通过“注册小号”的方式“钻空子”。

  市民刘先生说:“工作之余玩一玩网游,确实可以缓解压力。我在学生时期就很喜欢玩游戏,不可否认的是,整天上课时都想着游戏,琢磨怎么打怪升级,确实影响学习。防止学生沉迷网游,除了系统设限,家长的引导也很重要。”网游实名、限额限时、屏蔽不适宜场景等措施,能够净化未成年人的网游环境,而家长也应负起责任,可以给予也要能管理,应就游戏的问题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利用“成长平台”等不让孩子过度玩游戏,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新游戏行业资讯,点击进入游戏观察!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