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游戏直播遭质疑:烧钱买人是闹剧 认清形势为当务之急

2015-02-06 11:10 来源:DoNews

  随着游戏主播身价飙升至千万,游戏直播行业看起来一片兴旺,然而一些从业者却忧心忡忡:花费数千万争夺职业选手和主播的行为更像是一出闹剧。第三方直播平台需要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未来路在何方。

游戏直播遭质疑:烧钱买人是闹剧 认清形势为当务之急

  主播身价一年增百倍职业选手批量涌入

  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份游戏直播行业主播价格表,其中最高者若风的身价达到了2000万元,共14位主播和选手达到千万元。记者向多位业内人士求证时,均表示虽然不完全准确,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

  一位游戏直播公司高管称,主播身价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几乎增长了百倍。“2013年,顶级主播的签约金大约30多万元,到了2014年底,最高已经摸到了3000万,这是游戏直播行业最大的一个变化。”

  身价暴涨的直接原因是直播平台们烧钱挖人,这也是最吸引外界关注的地方。游戏主播值不值这个身价尚在其次,另一个变化更值得关注和警醒:职业选手(包括退役和现役选手)在游戏主播中的比例迅速增加。

  百度指数显示,排名前10的主播均为职业选手。除了YY(虎牙直播)以外,国内另外两家主要直播平台均签约了大量职业选手,其中斗鱼近一半主播为职业选手,战棋的比例更高达近80%。而在2013年,游戏主播中罕有职业选手,主播依靠解说内容来吸引观众。

  第三方平台需冷静

  尽管职业选手的签约金高得吓人,游戏直播平台们咬咬牙也玩得起,但再高的签约金都无法抹平心中的隐忧。

  要解释这一切,需要从游戏直播的市场格局讲起。国内游戏直播可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以龙珠直播为代表的具有官方性质的游戏直播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如YY、斗鱼、战棋等。官方直播平台多为游戏研发商或代理商,掌握上游资源,如游戏版权、赛事、职业俱乐部和选手等。

  上游资源的掌控者拥有最高话语权,包括对选手的控制,因此第三方平台的烧钱买人行为,看起来更像是一出闹剧。尽管官方直播平台尚未限制选手,但已出现了一些小动作。比如网易已经屏蔽过其他直播平台,不外放自己的赛事节目。腾讯虽然打出了开放牌,不过这种开放不可能是无限度的开放。

  归根结底,第三方直播平台可以培养草根主播,短期内靠买人抢占市场份额,但无法控制职业战队和选手。“趋势很明显,职业战队选手快速起来,第三方直播又无法控制他们。这是最关键的两个问题,而很多人还没想清楚。”上述高管说。

  尽管听起来令人沮丧,不过这一问题在海外市场并不明显,Twitch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近日,Dota2开发商Valve开通了Steam直播,LOL开发商Riot以及暴雪都与Twitch相安无事。这并不难理解,开放的环境令整个游戏直播市场和游戏开发商受益。

  因此,另一位业内人士预计,虽然国内环境不同,但官方直播平台不会急于收紧入口,也不太可能采取极端措施,原因有三:

  首先,第三方直播平台相当于变相为游戏开发商培养用户,官方直播何乐不为?其二,国内游戏直播仍处于培育期,需要更多人一起做大盘子。其三,官方直播也有自身的顾忌。第三方平台炒高了签约金,受益者是主播和选手。一旦官方采取极端的排他性措施,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这批主播和选手,衍生出的一系列后果更难以评估。

  第三方平台的出路

  对于第三方直播平台来说,认清形势恐怕是当务之急,而不是一味的烧钱买人。

  上述人士指出,第三方直播平台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关键在于搭建生态链,慢慢培养那些不受或较少受赛事控制的主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草根主播往往比顶级选手更会和更有动力赚钱。

  除了搭建生态链以外,内容同样不容忽视。“游戏直播正快速向视频行业转变,未来是内容为王,用户会跟着内容走。优酷收购土豆并没有一统江湖,爱奇艺、搜狐等等都冒出来了。对于电竞来说,内容不仅仅是赛事,与其高价签约明星选手,不如用同样的资金做内容。”

  从游戏开发商的角度,第三方直播平台是新游戏推广的一条途径,这将成为游戏研发商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切入点。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