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运营资讯 > 正文

游戏企业海外收购的三重风险

2015-09-16 10:19 来源: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近日,顺荣三七互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方星晖以635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了日本知名游戏公司SNK Playmore,这也是迄今为止,目前中国游戏企业也是整个文创行业在日本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项收购案。

  SNK作为拥有《拳皇》、《侍魂》等几十个知名作品的公司,本次三七互娱收购SNK也将获得其旗下所有的IP所有权。根据顺荣三七发布的半年度财报,虽然其上半年游戏业务达到了接近20亿元的营收,但接近7亿元的流量成本使其净利润出现折扣。顺荣三七此番收购SNK,大有通过借助IP导流手段,降低自身流量成本的意图。

  伽马数据(CNG中新游戏研究)

  而随着中国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希望通过收购的方式完成自身的一个蜕变。

  尝试全球资源整合是游戏企业海外收购的主要驱动力

  近两年,中国游戏企业对收购西方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趋势源于中国游戏企业对于获得海外市场、新技术、新知识、专利、更大的品牌认识度的渴求。这种渴求的一大背景是:不少中国企业还没有达到全球资源整合的阶段。

  由于种种限制因素,中国企业在整合全球资源方面目前处于落后的阶段。如今随着资本市场的火热,融资门槛的降低,很大程度上驱动着中国企业关注海外市场并进行投资。

  游戏行业作为朝阳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网页游戏、移动游戏等细分行业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不少企业发展成熟参与到了游戏市场的竞争当中。但缺少全球资源整合的中国游戏公司在面对国外游戏的挑战时是处于弱势方,纵观海外市场,中国公司研发的精品游戏占的百分比相当可怜,也使得海外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不少游戏公司开始将目标放在海外,同时不断拓展自身业务,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使自身的企业在国内国外的竞争力更上一层楼。而收购海外企业则是一条更加直接获取优质团队和产品的渠道,通过收购,游戏企业将能够尝试全球资源整合,既能提升自身实力,更能以此为契机,打入海外市场。

  目的性明确是游戏企业海外收购最大特点

  相比于部分传统行业在海外收购时热衷于房产、酒庄等固定资产,游戏企业收购往往更具目的性,更强于对自身业务的补充。

  除顺荣三七对标IP外,腾讯为了获得新的研发力量收购了Packet Gems,联众为巩固自身智力运动布局收购了WPT,昆仑万维同样为了拓展自身业务收购了P2P公司海淘金,金立科技看到了游戏行业的前景,收购了MMOGA,开始涉足游戏交易领域。

  节选自《2015年4~6月移动游戏产业报告》

  在这些案例中,这些企业都试图通过海外收购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与能力,而海外收购也确实使中国的游戏公司获得了海外公司的版权,市场,技术等核心要素。目的性明确的收购方式不仅无形中降低了这些收购案中的融资难度,更使得这些投资从单纯的财务投资转变为战略投资,最终使得游戏企业本身获益。

  游戏企业海外收购存三重风险

  但海外收购也并非一本万利,有收获的同时,也存在风险。

  首先,海外的研发未必就一定比国内好,研发的产品也未必能适应中国市场,而且并不是每个研发团队都能创造出精品,因此创新固然重要,但一定要贴合市场,满足受众的需求才是关键。

  其次,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与国外的管理制度会存在一定的冲突,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员工在合作时沟通的障碍,而海外研发和中国运营的磨合,可能产生不了预期的化学反应,甚至发生负反应也都不意外。

  TCL作为家电业的巨头,先后收购了施耐德,汤姆逊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然而结果却是各种亏损,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和并购公司的契合点,加之对市场的错误评估,导致收购后反而亏损严重。这个案例放在任何行业的海外收购中都有警示作用。

  因此,中国公司进行海外收购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分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并购对象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评估目标公司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这样才能在并购实施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能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措施,从而将可能风险降到最低点,使全球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