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思想观点 > 正文

联想王明耀:商业本质发现者 投资乐逗背后大账与牺牲

2014-08-20 17:37 来源:游戏观察

受访者:联想之星 执行董事 王明耀

采访/撰文:投资中国网 代松阳

当32岁的陈湘宇带着他的乐逗团队站在纳斯达克上市敲钟现场的那一刻,身旁的联想之星执行董事王明耀也忘情的鼓掌,并与陈湘宇紧紧拥抱,庆祝这一激动时刻。

事实上,王明耀与陈湘宇的第一次碰面充满了偶然:2010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一位朋友与王明耀聊天时无意间提起乐逗这家深圳的游戏团队,引起了王明耀的巨大兴趣,当对方拨通陈湘宇电话,发现他人恰好在北京时,王明耀便火速从中关村赶到东三环一家甜品店与陈湘宇见面,两人一见倾心,一直聊到凌晨...联想之星与乐逗的“姻缘”,就此种下。

至今王明耀都无法猜想,如果当晚错过了与陈湘宇的这次偶然碰面,随后的各种故事还是否会发生。

或许,很多传奇和成功看似都由很多偶然堆积而成,但在这些偶然背后却有着一定的必然。对于王明耀来说,与乐逗的偶然结缘背后,饱含着他先期倾注的大量心血和汗水。

在接触乐逗之前,王明耀看遍了所有手游领域的创业项目,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潜在项目,他四处奔走,几乎跑遍各种会场;彼时的联想之星刚刚成立不久,TMT投资团队只有王明耀一个人,从前期项目寻找,到后续接触尽调、投资协议文本制作、法律财务规范梳理、投后跟踪服务...王明耀几乎包揽了整个团队所有环节的工作。

这种巨大的工作量和辛劳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也正因此,“天道酬勤”的逻辑得以应验:乐逗的成功上市,像是一份迟来的馈赠,让这位前期低调耕耘的联想之星执行董事“一战成名”。这一战的传奇性在于:这是王明耀投资生涯以来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也是联想之星投资的第一个TMT项目,从2010年11月投资到2014年8月7日乐逗上市,不到4年时间,联想之星获得了高达85倍回报。

为什么是乐逗?

联想之星投资乐逗,也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

2010年iphone4推出,在王明耀看来,这一款革命性的硬件,彻底激活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尤其以游戏为主的品类,彼时APP

Store商店中,游戏应用已占到20%比例。但投资的难点在于,手游虽已开始放量,但品质参差不齐,精品游戏凤毛麟角,相比较重的页游和端游的成熟道具收费模式,当时的手游多以休闲为主,产品轻,周期短,ARP值低,盈利模式仍不明朗,如果投资一款一款的单品,存在巨大的机会风险。在当时混沌期,王明耀认为,最好的切入点是手游平台。

2010年大半年时间里,王明耀都在寻找手游平台类项目,但当时平台类公司很少,大多还停留在游戏资讯网站、下载站之类的初级状态,当王明耀与陈湘宇第一次见面时,那时的乐逗也还只是一家为国外机构提供APP软件外包的业务模式。在尚看不清到底谁能成为平台类老大的状况下,王明耀的逻辑是,哪一家技术更纯熟、团队更出色、理念更先进,哪一家走出来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这三点上,乐逗团队显得十分契合:彼时乐逗瞄准看齐的目标是海外休闲游戏,与国内游戏相比,品质和标准更高;此外,王明耀发现,乐逗团队制作水平非常出色,他们为中华电信制作的APP产品,异常精美,令人悦目;更重要的是,团队领头人陈湘宇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有着难得的先见性。

回忆初见陈湘宇那晚,王明耀至今仍有一种久违的惺惺相惜之感。陈湘宇对于游戏平台的理解,深深打动了他。尽管当时乐逗只是做软件外包业务,但在陈湘宇规划里,乐逗的手游平台梦三步走战略已经在脑海呈现:第一步,引进优质游戏,打造精品;第二步,吸引用户,形成社区;第三步,进一步挖掘用户价值,深化互动性,流量变现。

在王明耀见的几位平台类项目创业者中,大部分对于平台的理解仅限于第一步,最多走到第二步,因此,当陈湘宇听到了陈湘宇关于三步走战略的完整表述后,当即便坚定了投资意向。

如果抛开逻辑性,王明耀迅速拍板投资乐逗的这个决定,在当时的其他机构看来,存在很大风险性。因为王明耀并非第一个接触乐逗的投资人,在此之前已有很多投资人和陈湘宇见过面,整体的反馈是比较犹豫,即便有投资人看好,但也只是愿意投几十万、上百万的钱。联想之星800万元的额度,投资一家还只是做软件外包业务的公司,在他们看来,甚至有些过于激进。

但最终的结果是,2011年,当乐逗游戏中心开发完成正式上线时,联想之星800万的投资基本全部烧完了。

反过来讲,如果当时是其他机构的几十万、一百万的试水,乐逗从一开始的转型,或许就可能会因半道钱烧光,而夭折在路上。

因为他们,所以乐逗!

当投资中国网问及王明耀,联想之星对于乐逗4年IPO神话的重要角色性意义时,王明耀并不贪功。在他看来,一家企业仅仅用了4年便从零到IPO,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动力不在外力,而来自内部,就是陈湘宇为代表的这一只极其优秀的团队。

事实上,当联想之星当初与乐逗签订投资意向书时,陈湘宇和王明耀商量的一个共识是,未来将从外部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任职乐逗CEO,陈湘宇只是暂代CEO之职。但在随后与陈湘宇接触的越深,王明耀就越能感受到他自然流露出的一种自信、乐观、坚毅、向上的感召力,这是一个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创业者。在陈湘宇身上,王明耀看到了一种优秀CEO的潜质。

一般情况下,技术出身的人大往往比较木讷,不善言辞,也不太关注市场和战略,但如果一个技术能力非常强的人,又有优秀的商业头脑和战略思维,对趋势和方向的嗅觉十分灵敏,在圈子里的人脉资源又非常广泛,同时又具有异常强烈的积极、热情、坚韧的感染力和行动力。这种人选,将爆发出超级强大的潜力和领导力,王明耀果断看清了陈湘宇的这种超级CEO潜质:他就是乐逗的最佳CEO人选!

至今,王明耀都很庆幸当初积极支持陈湘宇转做CEO,或许当初这个决定很自然,但如今再复盘,这个决定在乐逗后来的发展中,是如此的关键。

“陈湘宇精通技术,他做CEO最大的优势就是,只要有创新想法和战略,他可以亲自领导,100%实现自己的想法。如果聘请了外部职业经理人,首先可能水土不服,与创始团队难以调和;其次,不懂技术的CEO,很多想法需要通过技术团队实现,中间隔一层,很多创新性产品的推进速度和实现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后面的快速爆发,也就变得不可能。”

当提及乐逗创业团队时,媒体的渲染大多是:草根奇迹,屌丝逆袭...王明耀笑言,这种外界印象,或许并不是乐逗团队的真实标签。因为围绕在陈湘宇身边的核心创始团队,联合创始人高炼惇(Jeff)和CTO关嵩,其实是2个不折不扣的“高富帅”。

尤其是高炼惇,在和陈湘宇创办乐逗之前,他已经是香港游戏圈里的名人,拥有自己的孵化器,有很强的国际化视野,也因为长得帅,在圈内拥有一众脑残女粉丝。

王明耀总结乐逗历程中有两个质变节点:第一个节点是拿下澳洲游戏《水果忍者》的国内代理权。第二个节点是上市。而在第一个最重要的节点上,高炼惇可以说立下汗马功劳。

彼时全球的精品游戏就那么几款,包括腾讯在内的国内多家公司都在拼抢《水果忍者》,高炼惇一马当先直接飞抵澳洲《水果忍者》开发商的总部,短短几天,与这款游戏的创始人聊成了“知音”,乐逗不仅拿下这款游戏,对方还将源代码向乐逗完全公开。CTO关嵩甚至直接飞到澳洲,与对方的技术部团队成员一起实时沟通,进行二次开发。

《水果忍者》对于乐逗的意义在于,凭借这一款精品游戏使半年后推出的乐逗游戏中心一炮而红,实现平台的流量大飞跃。同时,拿到一流游戏源代码-在此基础上二次开发运营,这种商业模式得以建立,由此带来了业绩支撑和品牌效应,为二次融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账与牺牲

2010年10月底,在王明耀与陈湘宇第一次见面后的一周内,联想之星就确立了对乐逗的投资。但彼时乐逗的软件外包业务风生水起,非常赚钱。几个月后,陈湘宇直接找到王明耀告诉他,投资款还躺在账户里,没有动过。王明耀的建议是,这笔钱必须用掉,团队方向必须快速转向游戏平台,放弃原有的外包业务。这种投资方的坚定支持,也让整个团队放弃犹豫,全速开启了转型之路。

在早期手游野蛮快速的跑马圈地过程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只能用争分夺秒来衡量,先发优势的重要性几乎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对于乐逗,这家4年从零到上市的快速爆发样本,除了团队本身的优秀基因、行业大势的风口,外部资本的强力推动也是关键因素。

2010年11月,联想之星800万元A轮投资;2011年底,君联资本、红点投资1000万美元B轮投资;再到2013年底腾讯战略投资乐逗。在王明耀看来,每一轮资本方的进入,在乐逗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加速器作用。

但作为早期投资方,联想之星对于乐逗的重要性在于方向性的引领和发展战略的成型,这种重要性的细节体现在:对乐逗游戏平台战略推进的大力支持、对陈湘宇担任CEO的坚定鼓励、以及在投后服务中对团队和业务高速扩容中内部管理层面的优化和梳理,更为重要的是,联想之星在乐逗后续融资中,起到了最关键的“润滑剂”角色。

乐逗B轮融资的投资方选择了同为联想控股系的君联资本,正是联想之星推动的结果。基于君联资本的=品牌价值和资源优势,王明耀将陈湘宇介绍给了君联的刘二海,也正是基于对君联资本的熟悉和信任,使得A轮和B轮的投资机构之间保持了高度战略协同,将投资方之间的冲突和内耗降到了最低,避免了创投圈已司空见惯的因资本方内讧对于创业团队的伤害。

这种投资方的协同,在C轮引入腾讯战投过程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一开始因为腾讯对占股比例要求过高,创始人和B轮投资方需要稀释大量股份,方案陷入难以协调的僵局,融资谈判一度濒临破裂。最后是联想之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将50%股份让渡给君联资本,平衡各方股权比例,才最终促成这最重要一轮融资。腾讯的进入,为乐逗带来了大量流量和用户资源,也将乐逗业绩带到了上市的标准高度。

或许历史无法假设,但如果乐逗当初天使轮选择的不是联想之星,如果没有联想之星和君联资本之间的协同,但凡换成任意两家机构,C轮腾讯投资的股份稀释问题,很可能将成为乐逗上市之路上根本无法跨越的死障。

在联想之星这种巨大牺牲背后,不得不提它的特殊定位,这家联想系培育出来的机构化天使,和普通的投资机构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以盈利和财务回报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从成立之初,联想之星便是一家带有浓重公益性的培训机构,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帮助创业者成长,是这家天使机构最大的指导思想。这也成了乐逗C轮融资中,联想之星能做出巨大让步和牺牲的思想来源。

“算大账,不算小账。这是联想之星内部一直强调的。”王明耀解释,如果算小账,死盯那一点股权,C轮融资被搅黄了,乐逗最终的宿命逃不过被并购,联想之星股权再多,回报也会被盖上天花板;如果算大账,牺牲50%股权吸引腾讯进入,换取了乐逗团队IPO的光明未来,联想之星一半股权获得85倍回报,就算平摊下来的回报,也是算小账式的并购结局根本无法企及的。

“算大账”的联想之星,不仅成全了别人成就了自己,也获得了乐逗整个团队的深度信任。在纳斯达克答谢酒会上,陈湘宇对着所有嘉宾动情地说:“我要感谢我们的首轮投资人,在我们对未来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投资我们,那就是联想之星。”

商业本质的发现者

“不跟投,不跟风,做商业本质的发现者。”在谈及自己的投资理念时,王明耀用这句话做了总结。

何谓商业本质?王明耀的观点很简单:挖掘大量用户的潜在需求或者说痛点,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保证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收益大于成本,最终反映在结果上,就是盈利。

这一看似简单的定义,却往往被创业者自身所忽略,尤其在行业非理性繁荣的泡沫大潮中,在跟风和从众的羊群效应下,创业者只想着创业,却忘记了创业背后的本质。曾经的SP泡沫、视频泡沫、团购泡沫等创业热潮便是典型的背离商业本质所产生的畸形泡沫。

2010年王明耀投资乐逗时,彼时最火的领域其实是团购,但早年曾经历过SP泡沫的王明耀,对团购的商业模式有很清晰的理性判断:就像当初的SP泡沫一样,团购的商业模式过于简单,进入门槛太低,更关键的是,从底层的商业本质出发,团购模式产生的用户群,与B端的线下商家的目标客户群并不匹配,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方面,价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在这种底层基础上堆积起来的创业大潮,并不牢靠,因此,王明耀一家团购网站都没投。

以他投资的15分生鲜电商为例,王明耀详细阐述了他基于商业本质出发的投资逻辑:15分是一家以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供应为主的生鲜电商。从底层需求上讲,大量用户的潜在需求是牢固的,但目前的生鲜电商模式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最大痛点在于,供应量太小,价格太高,导致用户规模太小,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走出这个怪圈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把量能放大,价格降低,从而增大用户量。

而15分的模式恰好解决了用户需求的这个痛点:该团队能够直接从农产品基地采购,并且能够将采购量在短时间内通过2B的方式消化出去,这一模式使得15分保持了巨大的采购量,同时将边际成本压的很低,在这个基础上,将B端的低成本商品,扩展到C端,个人用户享受到低价格的同时,C端用户量规模会逐渐增大,从而反哺采购量的进一步增大,边际成本进一步降低,最终这一良性循环的模式得以跑通。

联想之星TMT投资团队:多元化风格+系统化打法

也正是基于这种商业本质的逻辑出发,联想之星在TMT领域的投资慢慢形成了2大主要投资方向:一个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另外一个是新智能入口。

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方向覆盖范围广,金融、医疗、教育、农业等所有传统产业无论从理念还是模式上,仍然是一种落后生产力的存在,而通过互联网方式改造,将线下大量的闲置产能通过线上方式激活,从而提升相关产业领域的运营效率,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底层价值支撑。而当互联网一旦与传统产业结合,产生的爆发力已非游戏、社交等单纯互联网内生性产业所能囊括,游戏产业再大,产值不过千亿,而互联网背后对接的传统产业,都在万亿规模之上。

此外,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智能入口,也是王明耀重点看好的领域。在他看来,当前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出现,很像2010年爆发初期的手游产业,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路由器...但在”智能硬件里的iphone4”这种革命性产品诞生之前,豪赌任何一款智能设备的风险都是很大的,因此,联想之星的投资侧重点集中在了偏向平台型的入口以及底层技术应用领域,如人脸识别技术、智能语音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再到高性能芯片、WIFI、蓝牙等底层传感器技术,一旦智能设备终端形态开始成型并大量复制,这种基于平台和底层的普适性市场需求,将呈百倍千倍的级别放大。

基于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和智能入口这两大方向,联想之星已投资的项目包括15分、知果果、Face++、芝麻科技、恒图等多个相关项目。目前,联想之星TMT领域的投资项目已达40多个。

从2010年联想之星刚成立时TMT投资团队只有王明耀一个人,所有工作一肩挑,到2012年4个人,再到2014年的7人团队,联想之星的TMT投资团队逐渐壮大,投资速度也开始放量,从一开始1年只能投几个项目,到2014年上半年便已投出20多个项目。

曾经单打独斗的历史结束,王明耀也在着力塑造联想之星整个TMT投资团队的特色。这种特色概括起来,就是个人风格的多元化和投资的系统性打法。

基于2大主投方向,联想之星TMT投资团队倾向于打造每个人的研究侧重点,比如团队中百度出身的李明,主要关注大数据领域,另一成员吴炳见倾向于智能硬件领域,而林田则侧重电商领域和海外项目......有人脉资源广、偏向社交型的,也有行业理解深、偏向研究型的,每个人都保持着迥异的投资风格。

而在系统性打法改造上,首先是投资聚焦。从此前的分散性投资,到目前聚焦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和智能入口2大方向上,而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领域,又继续聚焦到衣食住行4个主要细分方向,在这一点上,联想之星的关注点又与联想控股以佳沃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布局有着系统性的战略协同。

其次是投后服务的系统化。随着投资进度的加快,管理项目的增多,王明耀目前一个人就身兼了20多家企业的董事,一家一家负责投后服务,已忙不过来。更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平台搭建,目前联想之星正基于CEO特训班这个前期培训平台,将培训、招聘、内部管理、融资等创业企业会遇到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教程,上升到方法论层面,最终实现对所有被投企业提供一种系统性的全方位帮助和投后服务。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