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盘点手游界五大官司

2014-09-25 09:11 来源:手游圈内人

手游大大小小的纠纷可谓是数不胜数,你没跟别人闹得要上公堂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混手游的,今天小编来为大家盘点手游界五大官司。

 

版权归属

桂林力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广州市希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312月底以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为由,将国内运行“捕鱼达人”手机游戏公司“触控科技”诉至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然而对此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评论的触控CEO陈昊芝,与1212日下午突然通过新浪微博“开炮”,炮轰的对象则是中国手游集团。陈昊芝在微博上指责中手游是挑起《捕鱼达人》风波的操盘者,反诉对方多款手游产品涉及侵权,并且公布了反击的结果:中国手游旗下产品“《三国志15》被苹果下架,马上其他两款侵权产品也会得到应有的处理”。

 

缘何中国手游又被卷入其中?实际上,广州盈正是中国手游旗下子公司,挂在中国手游副董事长王永超名下,且当天中国手游高管曾出席发布会并讲话。经向中国手游证实,盈正公司确实和希力科技存在合作关系:盈正负责运营希力科技下一代类捕鱼游戏产品。此前希力曾推出两款捕鱼类游戏:《捕鱼达人之深海狩猎》和《希力捕鱼达人2》。两年多前,希力就曾与触控产生过类似的摩擦。

关系图

 

面对触控的反击,中国手游CEO肖健昨晚表示:在这个事件上,中国手游确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这是一个教训,内部将深刻检讨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方式”。肖健说中国手游在营销上确有打擦边球的状况,但《三国志15》不存在商标及版权问题。

 

此外,肖健也对陈昊芝的微博作出了如下回应:

1.版权方面希力和触控的分歧与中国手游无关;

 

2.中国手游旗下公司在运营策略方面确有问题;

 

3.中国手游与迪斯尼有合作是在MTK上,所以有人用Kjava的版权投诉触控,肯定不是中国手游;

 

4.《三国志15》因用户投诉下架,内部调整后将很快恢复。

 

然而彼时的触控似乎并不想善罢甘休。一方面,陈昊芝一个公开的手机号持续处于关机状态。另一方面,也有触控内部人士向外界透露,针对此次版权风波,触控已经聘请曾经为《传奇》打版权官司的律师团,为后续诉讼做好了准备。

 

触控相关人士表示,在《捕鱼达人》著作权上触控的备案时间要比力港要早,力港所说的2009年备案的产品非智能手机游戏;在商标方面,触控与相关商标的持有者波客城市共享使用权;经过法律方面的评估,触控自认在版权上没有任何问题。理直气壮,又深感受委屈的触控,怎愿轻易咽下这口气?触控内部员工的“义愤填膺”乃至“摩拳擦掌”,在多个社交媒体上时常就会流露出来。

 

尽管中国手游有意偃旗息鼓,但触控科技却不想轻易收手。种种迹象表明,两家公司的对峙难以完全缓解,甚至将在今天早上进一步发酵。

 

然而没想到的是,涉事双方的CEO先后通过电话确认了最新的进展:中国手游与触控科技已经达成和解,中国手游表示旗下公司不会参与任何捕鱼类游戏的发行和运营,而触控原本还将持续的征讨也将平息下来。

 

一场手游之争突然画上了句号。

 

内购问题

2014115日消息 苹果公司与FCT(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合解:苹果将向在儿童游戏内有应用内付费行为的玩家退还总计至少3,250万美元。虽然这个数目只抵得上appstore一天的利润,这项和解至少表明了苹果公司在儿童游戏通过孩子挣钱这一行为上的态度。

 

2011年,由五位家长联合对苹果公司提起了诉讼,起诉苹果方面未能充分告知第三方游戏应用软件中设置应用内购买功能的信息,因为iTunes允许用户在下载应用后的头15分钟不需要输入密码也可以购买应用的内购道具,导致子女可以未经父母同意购买了数以百计的道具,且此类应用程序过多,造成子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大量的游戏内购道具与货币。其中有一位父亲的女孩在一款名为《Tap Fish》的游戏中不断的消费,最终总计花费了375美元(约合人民币2300元)。

 

在苹果最新的与家长们签订的和解协议条款中,明确表示苹果方面将会对未经用户本人许可购买应用程序道具而提出异议的用户支付5美元(约合人民币30元)的iTunes Gift Card补偿款,如果家长的索赔金额超过30美元(约合人民币180元)那么这些用户则可以选择现金退款赔偿。

 

苹果还在其应用商店审核指南(App Store Review Guidelines)中新增了一系列规定,为针对13岁以下儿童的iOS应用确立了专门的隐私、广告及应用内购买政策。

 

苹果新增的规定主要包括四点:

1、主要面向13岁以下儿童的应用必须包含隐私政策。

 

2、应用不得包含“行为广告”(behavioraladvertising)(例如广告商不得根据用户在应用内的活动提供广告),而应用内出现的任何与上下文背景相关的广告务必适合儿童。

 

3、儿童的应用必须得到家长许可或者采用家长把关机制,才能让用户点开外部链接或进行交易。

 

4、“儿童”类别中的应用必须注明是面向5岁及以下、68岁还是911岁的儿童。

 

上述规定不会让儿童应用开发者们感到惊讶——最近几个月里,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在自己的iOS应用中添加了隐私政策并采用了家长把关机制。

 

儿童应用开发者也可能会利用分析工具采集小用户们的使用信息,而苹果尚未对此做出规定,不过很多国家的现行法律中都有相关规定,例如美国的《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案》(COPPA)。

 

此外,第24.4条规定也意味着苹果新增的“儿童应用”类别会分为三个年龄段。

 

涉黄整顿

2014327日消息 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就手游《风林火山》违规宣传推广案作出处罚。至此,这宗被网络疯炒的以日本AV男优加藤鹰为噱头的案件尘埃落定,也给当前愈演愈烈的网络游戏违规宣传推广活动敲响了警钟。

年初,一款名为《风林火山》的手机游戏被炒的如其名字一般“风风火火”,原因是一部由日本AV男优加藤鹰参演的宣传视频,其中加藤鹰通过夸张的手指造型等姿态及“金手指”、“高潮”等语言,将自身所谓的“绝技”同《风林火山》这款手游产品奇异地联系到一起。“加藤鹰”为日本色情影视演员,以其“金手指”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负面知名度。《风林火山》以此为噱头制作宣传片,在其官网上供公众浏览、观看和传播,甚至通过淘宝网销售绣有“加藤鹰”姓名的浴袍服装道具,并在游戏内设置“加藤鹰”角色卡牌道具,引起较大负面效应。

 

20142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受理有关《风林火山》违规宣传推广的群众举报,责成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立案查处。经查明,上海玩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邀请日本AV男优加藤鹰,制作了含有宣扬色情等违规内容的视频广告,宣传推广其经营的移动网络游戏产品《风林火山》。同时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网络游戏经营活动,通过当事人网站、苹果Appstore等互联网站供用户浏览、下载和使用其制作和提供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向用户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方式获得经营收入。

 

上海总队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关闭违规网络游戏网站,停止违规宣传推广活动,停止相关违规广告视频的登载和传播,停止所有与“加藤鹰”相关的文字、视频、搜索、图像及实物产品等宣传活动。20143月,上海总队对当事人违规从事网络游戏经营和宣传推广活动的违法行为处以累计罚没款17.2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

 

IP侵权

2014811日消息,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消息,其已受理明和社、完美世界起诉昆仑万维、北京火谷、昆仑在线、昆仑乐享涉嫌不正当竞争一案,完美等称北京火谷等公司开发推广的手游《武侠Q传》侵犯其拥有的金庸小说人物形象改编权,索赔1480万元。

 

201449日消息,搜狐畅游和完美世界两家公司正式向《暴走武侠》研发商颗豆互动和发行商梦想手游发出律师函。这已经是两家企业第二次向侵权方发出律师函,要求后者修改游戏内侵权内容,并赔偿侵权损失,否则将随时提起诉讼。

 

20138月,金庸要求畅游对20多家涉嫌侵权的游戏公司发出律师函。这些公司的作品均不同程度的侵犯了金庸作品的著作权,其中包括游族网络、玩蟹科技以及触控科技等企业。

 

20138月中旬畅游、完美两家企业放出联合维权的消息后,至今两家企业掀起的金庸正版维权风暴,仍然没有结束。

 

金庸本人作品的版权,全权委托的机构就是香港的明河出版社——他著作的出版方。或者可以说,这个出版社本身就是金庸本人的。无论是香港、大陆还是台湾省的所有的金庸作品的相关授权,都由明河出版社出面负责接洽。金庸的版权授权给游戏企业,最初只有PC网络游戏的改编权,之后又增加了手机游戏的改编权(页游没有单独版权,拿到PC端游版权就等于拿到页游的版权)

 

金庸一共有14部武侠题材小说,其中完美世界早在2011年就签下了《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与《射雕英雄传》等4部作品的游戏改编权,之后这4部作品的手游改编权也顺理成章地归属于完美世界。而剩下的10部作品的手游改编权(《越女剑》版权包含在《侠客行》版权中,如分开算是11 ),我们前面提到了,在2013年的7月,正式授权给畅游,这也和畅游在端游时代运营《天龙八部》和《鹿鼎记》等产品的成功有关。

 

畅游及完美打击侵权者的驱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经济利益——打击侵权者的作品能够确保喜爱金庸作品的玩家群体不会被侵权游戏分流,从而给本公司的游戏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第二个驱动力则来自于金庸方。

 

为了更快地打击侵权者,畅游和完美两家公司都成立了自己内部的维权小组。以畅游为例,该公司的维权小组是一个由来自技术、法务、政府公关、媒体公关等部门的成员组成。技术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发现市面上有侵权嫌疑的游戏,而其他部门则主要负责对侵权作品的打击。当发现目标后,维权小组内的成员会快速开始行动,市场部门同媒体及渠道联络协商、法务部门向侵权方发出律师信并着手准备法律程序。在过去的一年里,维权小组已经成功让超过一百款有侵权嫌疑的游戏进行修改或下架。

 

隐私问题

在认定了旗下游戏违反了保护儿童隐私的相关法律之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日对移动开发商TinyCo进行了重罚。

TinyCo所违反的法律就是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简称COPPA),在这个法案中就有一条“不得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从年龄在13周岁以下的儿童处收集数据”。联邦贸易委员会发现,TinyCo旗下的游戏让孩子们可以通过提供诸如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等这类信息的方式,来换取虚拟的货币。对于TinyCO的这项违反行为,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出了一张30万美元的罚单,并责令这间公司必须删除数据库中所有与年龄在13周岁以下儿童相关的个人信息。

 

“游戏公司在创建和测试自己的APP应用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步骤,确保在未经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不会从儿童那里收集个人信息。”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杰西卡·里奇(Jessica Rich)说道。

 

《微型宠物》(Tiny Pets,暂译)、《微型动物园》(TinyZoo,暂译)、《小小村落》(Tiny Village,暂译)、《迷你小怪物》(Tiny Monsters,暂译)以及《美人鱼度假村》(Mermaid Resort)等这些明确以儿童为受众目标的游戏都被列入了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处罚文件之中。除此之外,TingCo还被指控忽视13周岁以下儿童的父母对隐私信息收集的投诉。

 

“在很多种情况中,TinyCo公司在网上使用了年龄未满13周岁的儿童的个人信息,由此违反了以下这些规定:

1) 没有在网站和在线服务器上就其从儿童那里所收集来的信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信息被披露的情况、以及其他所要求公开的内容提供相应的通知。”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写道。

 

2) 没有就其在网络上从儿童那里收集到的信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信息被披露的情况、以及包含但不限于以上这些的其他所需内容向儿童的父母提供直接的通知。”

 

3) 在收集和使用任何儿童信息之前没有从父母处获得可证实的同意。”

 

TinyCo公司之后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致歉的同时表示将支持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的精神,并承诺会更好地遵守这些规则。

 

“今天,TinyCo公司与联邦贸易委员会就我们的几款老游戏违反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的事情进行了解决处理。我们同联邦贸易委员会一同纠正了这些问题,并移除了所有经由我们旧的游戏内社交认证系统收集到的电子邮件地址信息,这些信息中有部分或许是属于年龄在13周岁以下的儿童。”TinyCo在声明中写道。

 

TinyCo对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与联邦贸易委员会为保护儿童在线隐私信息与数据所做出的努力表示完全的支持。我们向所有受到这个问题影响的人致歉,我们想要郑重声明,TinyCo将全力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尤其是这些用户中还有不少的儿童用户,希望以此表明我们的决心。”

 

TinyCo2012年之后发布的所有游戏都严格地遵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的要求。这些游戏包括《恶搞之家:探索之物》(Family Guy: The Quest for Stuff)在内全都符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的要求,此次的事件并未涉及到这些游戏。”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