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你有病吗?或许游戏可以帮你治

2015-03-23 18:09 来源:17173

  很多病跑去医院里排队挂号拿药单也不见得治得好,但是在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就能让你整个人好起来。比如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很没有耐心,但自从玩了LOL被小学生坑多了之后,才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烦心事是多么微不足道,以至于做人从此云淡风轻。

  事实证明游戏是有治病效果的,对低智、精分、抑郁症都有效果——这可不是玩笑,而是一门已经有所发展的严谨学问。多年来医学家和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电子游戏让病人愉快地得到治疗,在欢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医好了蛇精病。虽然现实里这个目标还有点距离,但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你有病吗?或许游戏可以帮你治

  什么是“游戏治疗”

  利用游戏进行疾病治疗是在近代心理学实验中渐渐发展出来的一门学问。一般是通过游戏来协助儿童将内在的焦虑外显化,并透过与游戏治疗师的互动,增加对自我行为和情绪的认识,促进个人发展,加强自我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能力等等。简单概括,就是用游戏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

  而为什么用游戏对儿童进行治疗特别有效?则是因为儿童在语言发展上有所限制,在游戏中会更容易流露真实情感。而由于科技的进步,游戏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多重表现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

  游戏治疗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产生,发展源于精神分析学派将其理论运用于儿童身上。当时的“游戏”指的是广义上的概念,和今天医学领域普遍使用的“电子游戏”有所不同,但一脉相承。

  到了现代,利用广义上的游戏(玩具、积木、棋牌等等)对儿童进行各种辅导治疗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学术论著,而电子游戏作为新的一种高科技游戏治疗方式,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游戏不光治小学生,也能治成年人

  当然,随着游戏制作技术和工艺的快速进步,治疗的对象早已经不局限于儿童,应对的病症也不单单是心理上的问题。

  2014 年8月5日的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份报告则是更正经的例子:他们针对11位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展开了研究,发现玩特定电脑游戏可缓解抑郁症的症状,其疗效与服用抗抑郁“金标准”药物之一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等同。连续玩4周电脑游戏就可以获得通常需要连续服用12周药物才能获得的治疗效果。

  著名的游戏公司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前阵子也开发过一款用于治疗目的游戏——名为《挖矿工快跑》(Dig Rush)。这款游戏通过让患者佩戴立体眼镜之后看到的各种不同程度的红蓝强弱对比来训练大脑,结果发现有90%的弱视患者每天只玩1小时,在4~6个礼拜内就可体现出弱视症状减轻的倾向。

  过去数年里,不少关于“游戏和大脑功能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知名的医药公司、游戏公司公司都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探索。因为游戏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有医疗作用,提升记忆、逻辑思维、社交能力等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甚至可以和健康管理类产品完美结合,使得这一领域的商业前景被人所看好。

  游戏商业之外的意义

  当然,目前的游戏治疗疾病的研究距离大规模、大范围的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这其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这类产品的开发成本,以及怎么让游戏做到既有趣又有足够的治疗效果等等。

  不过,对这项研究的推进,至少会让更多“专家”和“代表”们知道,游戏除了“沉迷”、“黄暴”和“坑钱”之外,还有更多社会意义和科研价值。反过来,也应该督促那些赚够了钱的游戏大厂商们,除了花心思开发新的游戏付费点之外,做点有公益性质的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