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 游戏产业媒体
手机端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观察 > 新闻 > 研发资讯 > 正文

游戏测试员独白:我们不是只找茬

2016-04-13 17:05 来源:16小时网

  游戏测试员是很多着迷于网络、电脑、电视游戏的人们追求的一种新职业。成都小伙刘杰(化名)就是这样一名游戏试玩员,然而在外人看来,他工作轻松好玩,玩玩游戏就能挣到钱。刘杰每天接触尚未正式开放的网络游戏,寻找其中存在的BUG(漏洞),然后从公司领到一笔佣金。

  图好玩儿,成都小伙当游戏测试员

  刘杰在大学时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游戏爱好者,与朋友们“开黑(打游戏)”是家常便饭。毕业季来临之时刘杰选择了这份小众且特殊的职业。

  “之前也没太认真找,太爱玩了,不过这份工作还挺顺利,就是英语有点含糊,加上公司的名气,就试着投了简历”在小编问到刘杰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时,他笑着回答。

  羡慕?游戏测试员工作压力大

  进入公司后,刘杰对这份工作的认知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游戏试玩从专业上来讲应该称之为游戏测试。工作内容繁杂且有些单调。

  “比如说每天需要在不同阶段拿到不同完成度的游戏进行试玩,你要在当前进度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不能在dev(开发)阶段就提出这个游戏BUG(漏洞)太多,在完成阶段提出设计漏洞”在与小编谈及起工作内容时刘杰说“现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玩儿。”

  比起工作造成的身心压力,游戏测试员的工作处境更糟糕,从下面这则故事就能窥知一二。

  某个游戏测试员在团队里很受欢迎,理由是他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BUG,甚至能正确描述BUG的成因与结果;反观另一位测试员只能抓到普通的BUG,回报资讯又比他贫乏。可是到了最后,厂商只因为他抓的BUG比较少,便决定留任另一个测试员,而将他炒鱿鱼。

  几乎没有哪家厂商会规定测试员的年龄,通常只要成年就行了。可是别忘记游戏测试员非常劳累,不建议年纪太大的人去做。

  在家进行游戏测试可以吗?答案是没办法,理由是厂商不希望开发中的游戏在外面流传。

  只有极少数厂商愿意替游戏测试员加医疗保险,至于红利更是想都别想,想做测试员就要有这种觉悟。

  一遍遍地枯燥测试,只为给玩家更好的体验

  一个网络游戏,要完成全部测试,大体上说,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除了测试游戏性能与BUG(漏洞)之外。还需要撰写大量工作报告。

  “对当前游戏的类型,可玩性,所面临的市场,玩家的口味要有相当程度的掌握,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就只能依靠平时积累和对游戏的理解,毕竟游戏种类繁多,一个人的口味也会有差别,个人好恶不能代表游戏的受欢迎与否,这也是影响试玩判断的一个方面”谈及玩家体验时刘杰告诉小编要抛弃主观看法,设身处地的站在玩家角度看待游戏。“保持客观,要知道玩家喜欢的是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

  高薪职业?加班熬夜挣100块

  “很多朋友都以为我月薪能过万,但是现在一个月差不多能挣2000到3000块钱左右,基本上就相当于一天挣100块,而且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因为夜间的网络最稳定。”刘杰说,做游戏试玩员辛苦且根本赚不到大钱,“所以说,单从待遇方面,游戏试玩员的工资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

  残酷现实:学不到新知识

  当一份爱好与工作掺杂在一起的时候,往往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冲击,昔日充满吸引力的画面也显得不那么可爱了,如果不是真心爱好游戏,很多试玩员是无法承受这份落差的。

  尽管如此,游戏试玩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职业:工作环境轻松自由、与你志趣相投的同伴,第一时间享受到一款从未发售过的游戏。

  对于想要选择游戏试玩员这个职业的年轻人,刘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试玩的过程应该算是游戏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只是职业试玩的前景不太好,毕竟需要试玩的目的就是在于帮助提出一些客观的意见,发现一些在开发过程中当局者迷的问题。提供一些主观的意见,所以还是要看职业试玩到底能做到多职业,青年人不要对游戏测试这个行业抱太大希望,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毕竟这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单纯的游戏。”

  成都某家手游公司测试员小罗说,工作的魅力之一是能够学习新知,然而游戏测试员却没有这么幸运。游戏测试员只能反覆测试游戏加上写报告,完全没有学习知识的机会,更不可能从中攫取智慧(除非你把写报告培养锻炼表达能力这点算进去)。

  不过话说回来工作不是去抱怨,而是去认清自己究竟要什么,等你真正到了那一刻,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或网友自助投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资料,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游戏观察

聚焦极有价值的游戏产业资讯。打造有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媒体。

赋能游戏跨端开发,Unity于2021 ChinaJoy推出跨端移植服务